大白貓與小橘貓~從貓的行為模式看神經系統的運作 李文生老師

大白貓與小橘貓~從貓的行為模式看神經系統的運作 李文生

二隻貓,兩個不同的出生環境,二個截然不同的性格。當我有創傷療癒的概念後,看待寵物的同時,也更理解他們的行為模式,和背後運作的神經系統了。

大白貓的媽媽是花店主人的愛貓,出生後,他在媽媽身邊待得夠久,成長的環境很有愛,相對也自由和安全。直到某天,我去花店訂花,花店主人看貓兒和我們家孩子有緣,決定把他送給我們。白貓變成我們家第一隻貓,集三千寵愛於一身,陪伴著孩子的童年。

小橘貓,生下來沒多久,媽媽就不知去向。她被單獨的留在一間沒人住的老屋裡,眼睛還張不開,只能使勁地喵喵叫,連續三天不間斷。山上社區裡的孩子聞聲而去,覺得貓兒可憐,央求家裡已經有二隻大貓的朋友去救援。當我帶孩子去認養這隻貓時,看到巴掌不到的她,只能用滴管餵奶,但堅持的叫聲,在在透露出她頑強的生命力。

大白貓,個性溫暖,配合度高,容易親近人,耐心十足。兒子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和他玩,真受不了會掙脫逃開,到一旁繼續打盹,清理貓毛,安逸過他的小日子,沒有太強的防禦和攻擊性。即便是剪指甲,雖然也是不太情願想逃走,但還是可以乖乖配合。當他需要愛的時候,會主動來碰我們的手,要求我們拍拍摸摸他,或幫他梳毛,立馬發出的呼嚕呼嚕聲,顯示著他的放鬆、喜悅和滿足。

小橘貓,整體呈現比較緊張的狀態,隨時哀哀叫。或許肚子餓,或許想討溫暖
,叫到大家都疲乏了,反倒容易忽視她。小橘貓有機會就往人身上鑽,賴著睡覺,即便抱著她很久,也聽不到呼嚕呼嚕聲。一點點風吹草動,馬上伸出貓爪,家裡每個成員都有被抓傷的經驗。遇到剪指甲,根本就是人貓大戰,二個人全副武裝,長袖衣褲外加手套,負責固定貓兒,另一個人負責拿剪刀動手,三人聯手才能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當她感覺被威脅時,牙齒貓爪攻擊力道之強,就連體型壯碩的大白貓也要甘拜下風。

從這二隻貓身上,觀察到神經系統的運作。大白貓,副交感神經系統主導,容易放鬆,有安全感,好相處,隨著年歲增加,心寬體胖啊!小橘貓,交感神經系統主導,似乎永遠都餵不飽,抱不夠,一有點狀況,即刻進入戰或逃的狀態,但相對地她也比大白貓有活力,有反應。出生的環境條件不同,生活經驗不同,形塑了不同的神經系統,呈現了不同的個性,即便環境改變,也很難調整。小橘貓來到我們家快滿七年,直到最近,才覺得她比較“稍稍”放鬆下來。

看看貓,對比人,有沒有點雷同呢?

不過,好在人的資源比動物多。有很多身心技術可協助平衡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像是昆達里尼瑜伽、創傷療癒技巧等,也有許多相關的書籍和課程,幫助我們理解童年經驗如何影響著長大後的自己。經過多年學習後,我的性格,也已經慢慢從小橘貓模式邁向大白貓啦!只要有意願,改變絕對是可能的。

已加入購課清單
已更新購課內容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