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到了極致會創傷 楊世華老師
思念到了極致是什麼感覺?(年度最感人的文章)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那麼,等待,或許就是最極致的思念。
片名《父與女》,獲得了第73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故事的開頭,是一對父女於秋日的傍晚,在林間小路騎著單車。
他們來到了岸邊,父親將要渡河。
似乎預感到了什麼,父親又折了回來,抱起了自己的小女兒。
最後,父親還是乘著小船離開了,只剩女兒呆呆地望著他遠去的身影。
沒想到,這一望,就是一輩子。
父親再也沒有回來。可是女孩依舊每天來到岸邊,等待著她的父親。
小女孩長大了,成了婷婷而立的少女。她依舊每天來到岸邊,父親的自行車也依舊停靠在樹下,就像剛離開時的那樣。
不知道過了多久,父親的自行車已經消失不見,女孩也長大成了青年。她依舊像小時候那樣,每天來到岸邊,等待著她的父親。
就算與閨蜜出遊,路過的時候,也依舊會駐足。
不知過了多久,女孩終於找到了心上人。她不再自己一個人騎車,而是由她的男友騎車帶著她。
女孩並沒有告訴男友關於她父親的事,他們經過岸邊的時候,沒有停下來,但她依然會轉頭瞭望。
她結了婚,有了一雙兒女。這次,他們一家四口騎車來到河岸邊遊玩。
丈夫望著河面百般無聊,兒女在河邊嬉戲。而她卻佇立在岸上,眺望著遠方,就像小時候那樣。
時光飛梭,女孩再也不年輕了,但卻依然會每天來岸邊等待父親。雖然,她知道永遠等不到了。
也許是時間太久了,她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河流已經乾涸,化為了灘塗。
又過了很多年,女孩已經垂垂老矣,老到都騎不了車了。於是她推著自行車,像往常一樣,來到岸邊。
她想把自行車停在岸邊,可是自行車也老了,甚至都立不起來。
滄海桑田。當初的河流,如今已成了草原。
於是,她决定穿過草叢去尋找父親。
在草叢的中央,她發現了一艘沉船。那正是她父親的小船。
她緩緩地走過去,撫摸著小船,輕輕地躺在小船裏,就像當初躺在父親的臂彎中一樣。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似乎聽見了自己父親的呼喚。
她起身向那前方奔去。她歡快地跑著,越變越年輕,越變越小。
終於,她見到了自己的父親。
這個等待了一輩子的女孩,終於等到了那個久違的,溫暖的懷抱。
上面的文字寫得極美,引用自網路,隻字未改。
從文學的角度,真是好文章,用字簡樸,卻能表達出思念的情感境界,的確觸動人心,但也讓人有遺憾心疼的感受,這一份思念一輩子跟隨著小女孩,直到她老去。
這文章的描寫非常”排列”也非常”創傷”,從家族系統排列來說,如果這小女孩長到了中年,來到課室做個案,她也許會這樣說:我的丈夫有時候會抱怨我的心好像不在,雖然我什麼都不缺,但我自己有時候也覺得心空空的,老師我希望可以活得紮實些。
如果排列出來,這個案主的代表就會呈現出: “眺望著遠方”的樣子,而忽略在排列場上的其他人,因此先生會抱怨她心不在,自己也覺得心空空的。
在排列場上加了父親的代表,就會呈現”終於等到了那個久違的,溫暖的懷抱”的畫面,重新連結父親是個療癒,但是要等到老去,在天堂上才相逢,真是令人不忍,只要有個療癒的排列哪裡需要這麼空洞的過日子呢?有了排列,丈夫孩子都會更快樂更滿足的。
在這文章中在哪看到”創傷”的現象呢?
只剩女兒呆呆地望著他遠去的身影;可是女孩依舊每天來到岸邊,等待著她的父親;成了婷婷而立的少女。她依舊每天來到岸邊;女孩也長大成了青年,她依舊像小時候那樣,每天來到岸邊,等待著她的父親;女孩並沒有告訴男友關於她父親的事,他們經過岸邊的時候,沒有停下來,但她依然會轉頭瞭望……。
總之,是無盡的”等待”,生活中最重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丈夫望著河面百般無聊,兒女在河邊嬉戲。而她卻佇立在岸上,眺望著遠方,就像小時候那樣”,她已經無法享受家庭的快樂,逕自活在小女孩失落的世界裡。
“又過了很多年,女孩已經垂垂老矣,老到都騎不了車了。於是她推著自行車,像往常一樣,來到岸邊”。
垂垂老矣的婦人,心中仍然住著一個等待爸爸的小女孩,終於,她見到了自己的父親。
一直到”這個等待了一輩子的女孩,終於等到了那個久違的,溫暖的懷抱”這個創傷才得以結束,對這個小女孩是結束了,但也許這小女孩的孩子承接了她的悲傷與失落,繼續失落下去,那麼這個創傷就向下遺傳成了家族的創傷了。
。
這小女孩的”創傷”現象有那些呢?
1. 創傷一直留在她的細胞中,引領著她一輩子做重複的事情。
2. 只要這個創傷沒有流動、沒有釋放,它就一直存在著,使得這個女孩一輩子空虛失落。
3. 創傷讓人不知不覺一直活在過去,無法活在現在,不知不覺活在無意識中。
4. 她的創傷使她降低照顧家庭的力量。
一個創傷的故事雖然動人,但創造了令人心疼的結局,如果一場療癒的排列可以提早解開被凍結的心,避免掉遺憾,不是非常有價值嗎?
願天下受苦的人都能釋放悲傷與失落的能量,重回本然的自由與喜樂。
楊世華 202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