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4
世弘老師「家人的親密交流二日工作坊」

講師:楊世弘  文:宋繼陶

世弘老師「家人的親密交流二日工作坊」

世弘老師「家人的親密交流二日工作坊」有很精神上也有很接地氣的課程內容和學習!課程的開始老師要大家在內在呼喊自己,我從小到大不同親疏遠近的人會叫喚我不同名字,爸媽親人、同學好友、伴侶同事叫我的方式都不同,當我對自己呼喊著不同時期的名字時,感覺不同年紀的自己慢慢圍向了我而有莫名感動,和自己親密才能和他人親密吧!

接地氣的部份是學員們從生活中帶來了各異的溝通課題:和兒女、父母、手足、親密伴侶都有,敍述的過程中明明這麼在意對方,而在同一屋簷下情感的交流卻隔著千山萬水……..

同理傾聽和真誠表達是非暴力溝通的精膸,先講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再講事情,因為交流了感受、需求才能真實深層的溝通,但其實我們未必明白自己的感受需求!老師抓著每一個機會讓大家練習,不管自我介紹、課題講述或照片觀看都是時機,釐清我們被滿足或没被滿足的(某些)需求而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它們通常不只一個得細細尋找辨認。有學員說從一開始的無感或很平面,慢慢意識到原來自己有這麼多的感受和需求是之前不知道的!我們同時也練習聆聽對方時去覺察觸摸他的感受需求是什麼再做回饋表達。

生活中產生的課題要拿回生活中練習和解決才不淪為紙上談兵,小班規模讓每個人的狀況能在課堂中好好剖析,也給功課各自回去拆解地雷,回到生活中的使用很需要勇氣,有學員說當溝通對象又一次惡言相向,原本要慣性回應時但腦袋”噹!趁機做功課!"而講出自己的感受也同理對方的感受,情況由原本厭惡不舒服變成珍惜有了新(心)的經驗和領悟!

世弘老師告訴大家愛自己雖然有時很痛但不愛更痛,當我們不看(或是怕看)自己的內在就容易把錯指向他人而暴力溝通。我們一定渴望愛和連結,每一次嚐試改變積累已久的溝通模式和創傷都需要勇氣!要肯定自己很棒並為自己大大喝采慶祝!

嗨~親愛的,記得愛自己並為自己慶祝哦!

20230924
第37場私塾班

講師:楊世華  文:朱慧敏

第37場家族系統排列私塾班

9/24(日)第37場私塾班共有41名夥伴參加,其中私塾家人31人、觀摩學員12名,完成七個個案。

今天個案不論外在議題是什麼,經過世華老師排列轉動後,許多我們不曾想到的、都在場域中呈現,核心幾乎都是圍繞著親子關係;當然也有案主本身心理遊戲或過於擔心恐懼的議題需要再作探討。

每月一次的家族系統排列(私塾班),是大家所期待的!因為每位案主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幫助我們減少許多人生關卡的碰撞;每場排列共振中、即使不是案主,我們也經歷了一次清理,我們看見潛意識自己是如何面對人事物,從夥伴排列議題中鬆動自我,不再陷入無路可走的境界。

謝謝世華老師

謝謝參與夥伴

謝謝我們共創學習

經由排列場域

人生課題我們又過了一關。

20230914-15
海寧格告訴你家族潛意識的秘密

講師:楊世華  文:許瑋珊

海寧格告訴你家族潛意識的秘密

為什麼我們在家庭裡有愛也痛苦,沒愛也痛苦。

海寧格告訴我們家族潛意識的秘密,是因為有血缘的連結。當家庭成員有連結,這會讓我們有根的連結和歸屬感,若我們在家庭中有歸屬感的話,就比較能感覺愛;當家庭成員無法連結時,失根將會是我們感覺到的一種狀態,此時也會感受到痛苦。要看見家族讓人難受的事件脈絡,就必須要有系統觀;而要讓人感受到愛,排列場上的能量流動,則是可以清晰感受的。

課程開始,世華老師邀請學員分享,個人的學習期待和目標。 A說:我要回歸自己。B說:我要知道我和娘家(原生家庭)的關係。C說:我想要明白,我為何容易被人家干擾情緒 。E說:我要成為睿智的人。F說:我要感覺被愛。

老師首先就提及這些都和潛意識有關係,為什麼你相信你不能為自己做主?大家困擾的地方都是冰山上的那個意識層面,也和序位有相當的關係。 如果你是健康心理關係的人,你就會具有自由意志,你就會具有選擇能力,此時你不會陷入糾葛,這時候你會選擇尊重自己,用愛連結家庭。 如果你是不健康心理關係的人,你對家人的陪伴和照顧雖然看起來是愛,但事實上你付出的,只是屬於自己在家中應負的責任而己,這是屬於背負的關係,並不是基於愛,你持續這麼做是因為你在家庭中也需要有歸屬感的連結。

如果,你想要了解潛意識是什麼?潛意識的影響為什麼能如此重大?家族潛意識是什麼?集體潛意識是什麼?系統是什麼?排列是什麼?家族系統排列又是什麼?排列場的呈現與結構又是什麼?世華老師將會以淺顯易懂的教學方式,帶領著你去探索及體驗,有關海寧格要告訴你家族潛意識的秘密。

20230917
心靈圖像解碼師資二階培訓

講師:林雪月  文:許瑋珊

心靈圖像解碼師資二階培訓

OH卡好神奇喔!    OH卡好神準喔!   OH卡好有趣喔!
 
OH卡是由88 張圖卡和88張字卡組成的一副牌卡

OH卡的神奇之處是它有7744種玩法
OH卡的神準之處是它能識別出你專屬獨有的生命經驗和想法
OH卡的有趣之處是它能讓你覺察出自己也未曾察覺的情緒和訊息


小美在課堂上分享‚她抽到OH卡上的圖像‚
顯示的是孜孜不倦、學無止盡的傳統教室樣貌。

雪月老師要小美形容看到這張卡的第一個感覺?

小美解讀自己的感覺後‚小美緩緩的道出‚
第一眼看到這個圖卡讓她感覺得好累‚她不喜歡‚
學無止盡之於現在己退休的她是辛苦的‚。
現在她的人生要收穫的是放鬆和順流。

小美藉由OH卡做自我覺察及意識的擴展‚
OH卡的神奇就是讓她更能明白自己的需要‚
釐清自己隱藏在自以為客觀及諸多社會框架下的真正自己‚
而後尋找資源來支持自己平衡未來的生活。
 
雪月老師的課程‚總是能帶著學員們運用聯想、擴展思維‚進而發展新的洞見。這個過程中‚學員常常會發現自己意想不到答案‚也能明白自己習以為常的慣性想法‚圖像解碼師的課程‚讓我們有機會發現與明白自己內心的智慧真相。

20230704+05
療癒您的內在小孩

講師:楊世華  文:宋繼陶

療癒您的內在小孩

您也有個內在小孩?

上課前我常有個疑問,年紀增長、個頭也長大的我們,已經工作、結婚、生子不再是孩子了,為什麼還有內在小孩?內在小孩倒底藏在哪兒?如何認識他或療癒他呢?
原來內在小孩是在小時候被錯誤對待的自己,能量和感受鎖在身體裏,身體長大了但內在仍停留在那個時刻,等待著被療癒,一直到難過、驚嚇被撫慰,創傷能量被釋放,我們才能過了那個坎再度繼續長大。

有趣精準的內在狀態排列

一路走來每一個過去的我都型塑了現在的我,世華老師帶領的分組活動中,讓學員們六或七人同時進入一位學員的內在樣貌,我們每個人都有非常多的內在樣貌,可能有照顧或教導的成人樣貌(但並非一定健康、高能量);或有被過度教養”成功”的乖小孩或過度教養”不成功”的壞小孩樣貌;或者有刺激超過神經負荷的創傷樣貌。

而自由小孩和成熟的智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我們內在有那麼多不同樣貌的自己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反應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懼,長大的我們能否合宜的表逹情緒,並成為自己好好發揮呢?

示範案例

世華老師示範了創傷療癒個案,個案胸悶多年也花了不少錢推拿,推拿後好些時日但又會故態復萌,推測胸悶是因有次幫年幼的女兒洗澡,重心不穩怕傷到女兒而讓自己胸部撞到浴缸,老師請她感官感受覺察没什麼感覺,在老師面對面向她移動一些個案想跑但移動不了。

老師同步運用排列進入能量感受而往個案左邊移動,個案身體左邊呈現戰備,但右邊癱掉,老師伸出了手,個案感覺很大的威脅有些受不了,老師請同學給予支持,也讓個案在這次療癒可以"成功脫逃",此時,個案身體感官感受和體温能量都有移動、改變及釋放。

隔天個案説想起年幼時被打卻不能離開現場的往事。我們腦袋可能會當機、記憶會扭曲,但身體都記得,不會搞錯,保證存在並可還原現場,讓療癒在最”事實"的地方工作。

療癒排列二人組

在另一個二人一組的活動中,我們用排列感知分別站了現在的自己、創傷的自己、創傷的身體感受、創傷的情緒,及調整好的自己,在能量中去感受也療癒,了解調整好的自己是這麼舒暢自在!

做自己的療癒師

療癒的第一步是穩定我們的神經系統,呼吸、靜心、冥想都有幫助,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讓他能長大為成熟的智者,成熟的智者臨在當下,不活在過去的經驗中,不固著有彈性,能依不同的樣貌來因應情勢狀況調兵遣將。

情緒反應不是非符合情境的小題大作或大題小作,或戰或逃或凍結没感覺。要如何長出成熟的智者呢?老師讓我們從每天的生活時事中,覺察自己的想法、情緒、行動和身體感受,分辨釐清自己的核心課題。

精彩紮實的二天工作坊,有學習和療癒,也有功課和努力的方向,讓參加學員獲益良多。

2023.05.11
【關係發展實戰班】靠近彼此的關鍵步驟

講師:曾華棕  文:朱慧敏

【關係發展實戰班】曾華棕老師:靠近彼此的關鍵步驟



我們在週五的下午完成第一期課程,五堂主題是「定義與核對」、「眼神的連結」、「表達」 、「邀請」、「觀察」,每堂課訊息量都很大,學員熱烈提問自己生活中的卡點;別人的提問加上自己或多或少的投射、共振,讓每堂課燒腦又刺激!

謝謝華棕老師對每位學員提問的立即拆解、剖析,讓我們看到自己面對問題時的內外狀態、同時看到不同層面問題的面向。

課餘時間、深感自己在生活中練習不夠,需要覺察遇到問題時,自己是「想不想」、「願不願意」、與「能不能」的哪一層?

面對生活、自己目前還在「自我意識」層,「無意識」、「潛意識」需要透過排列幫助看見。

學習很長,人生很遠,感謝路途中許多的貴人(老師朋友家人)的扶持;對自己多些包容與耐心是自己必須修煉的。

這堂課,真是又愛又期待又疲憊的複雜,但更多的還是感謝華棕老師,讓自己感受到老師不同樣貌,有溫度、有愛、有力量、有界線、有智慧…珍惜、感恩充滿我的心。

 

2023.05.11
一日排列工作坊:母親節敬皇后

講師:楊世華 文:宋繼陶 

母親節敬皇后  一日排列工作坊



活動才開場就催淚,母女或母子和之前並不認識的另一組親子,由孩子先介紹:我是(陳小英),是我媽媽(林美麗)和我爸爸(陳英俊)的小孩,我覺得我媽媽是個……………..的媽媽(由孩子向對方述說介紹);然後輪到媽媽:我是(陳小英)的媽媽,我和他的爸爸(陳英俊)生下了(小英),(小英)是我最。。。。。。的孩子(由媽媽向對方述說介紹)。

看似簡單的開場但面紙是各組的必需品,有人述說愛和感謝;也有人說:我頭腦知道媽媽愛我,但我心裏有個結……… 很多的情感和情緒,有人紅著眼眶對世華老師說:才早上就要如此(讓人哭)嗎?老師說:要觸碰內心,不要浪費時間! 母親節敬皇后的一日排列工作坊,就在多次觸碰內心的流動中進行~ 世華老師說:即使我們40歲、50歲或60歲了,都是媽媽的小孩,長大了明白,原來媽媽和自己一樣不過是個平凡人,平凡人一不小心就會犯錯,媽媽是平凡人而做著母親這個神聖的工作,也是會犯錯,大家同意嗎?這段話我們領悟了:没有一個母親是不會犯錯的聖人,包括我們自己當了母親誰能不犯錯!? 所有的母親都是女人,都是珍貴也尊貴的,這部份有不少提問:"有人不以身為女性為榮,有人提到女性不能列入族譜,也有人說到生產和哺乳時的情緒,老師一一為大家說明和釐清:女人有子宮、有生育能力是優勢也是被眷顧的,是禮物也是神聖的使命! 我們把媽媽當皇后對待,我們就是公主或王子!

這次的母親節敬皇后一日排列工作坊,愛轉心學院為每位學員準備了美國頂級精油,孩子孝敬媽媽、媽媽也祝福孩子,老師問在場的孩子還想再向媽媽要什麼?許多人不敢要或要的全是媽媽能夠開心或健康,老師請大家要為自己要並且向媽媽要,媽媽都會願意給!於是有人要媽媽給自己温柔、有人要勇氣,有人要媽媽看自己,也有人要家庭和樂、有人要的是賺錢能力,原來我們敢和媽媽要也是要一份愛和支持,而愛和支持使我們在笑和淚中連結了! 母親節敬皇后!也敬祝每位皇后、國王、公主、王子都幸福快樂!

 

2023.03.16
家庭關係充電營

講師:楊世華  文:宋繼陶  

家庭關係充電營 家族系統排列



3月16日的家庭關係充電營來了41位朋友,好幾位新朋友說是為了看世華老師而來呢! 首先老師帶從來没有排列過的朋友做感知練習的體驗,也鼓勵大家發問不要帶著疑問回家,所有的提問都是幫助大家學習,現場在熱烈的問答中,建立了投入和信任的場域。 當天進行了二場大排列,第一個個案擔心自己的孩子年紀輕輕但和家人、同儕没有互動,不願找工作過著有如退隱的生活,原來因個案父親欠下債務,而母親扛債的辛苦令個案難以接受靠近,當自己和母親和解兒子也靠過來了,世華老師帶著個案和兒子代表,對父親(外公)的代表表達尊重,而工作也對兒子伸出手,兒子願意走向工作。第二個個案訴說活在死亡陰影中,二位手足過世、四位手足有精神上的困擾,家中祭拜二個姓氏的祖先而家族中有童養媳和養子身份的長輩,排列中看見二個姓氏間有嚴重衝突,有人入獄有人犠牲,後輩也捲入了祖先失衡和衝突的黑洞中。這些動力都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唯有看見並帶著尊重和尊敬,才能回到自己活出自己! 活動結束前世華老師帶所有人和自己前五代的女性長輩鞠躬,一代一代的女兒(或兒子)對媽媽說:親愛的媽媽,謝謝妳和爸爸給我生命,對於生命的傳承你們已經100分了;母親也對孩子說: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過得比我幸福我會更快樂,媽媽祝福你!所有學員都專注凝聚而真情流露,令在場的人都在氛圍中被感動和療癒了。


 

 

2022.9.8
非暴力溝通

講師:楊世華  文:宋繼陶

楊世弘老師二個梯次共八天的[非暴力溝通]公益系列講座圓滿結束,老師不急不徐的聲音,給予了温暖陪伴,聽課的過程中彷彿已幫我們卸下暴戾之氣~

我首先認識許多言語暴力(包含批評、指責、鄙視、諷刺、冷漠、奉承、情緒勒索等)不是出自惡意而是來自創傷,也許說的人和聽的人都有創傷。

非暴力溝通有四個主軸(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第一個主軸是觀察: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暴力,而是觀察及同理對方的需求,感覺不舒服常是因為需求不滿足,和對錯無關,不要被問題的現象混淆而是看懂問題的核心本質。 魯米有段很美的話:超越對和錯的地方有一塊空地,我將在那兒與你相遇,當靈魂躺在草地上,這個世界如此完美,難以言喻。

第二個主軸是感受:感受來自於自己的內在世界(想法、信念、價值觀、社會文化、風俗教導等)對外在世界的回應,他人的言語只是觸媒。如果我們放大視角,在關係的平面扣連中和時間的縱向先後上擴大觀察和理解,就不會那麼執著和侷限於小我的感受中。 「感受」没有對錯也不會單一存在!多重的感受交織堆疊成我們的情緒,情緒不持久但衝擊力大,情緒久久不去是因為自己緊捉不放。看到情緒波浪,學習等待它退下,否則情緒大浪可以暴力的摧毀關係。 夏天會帶孩子去衝浪我去趴浪,都需要觀察浪,若時機捉得好可以趁勢盡興衝一波,如果時機没捉好則需耐心等待下一波,不論盡興或等待,都需放下才能有精彩的下一波!

第三個主軸是需要:需要是生命中充滿生命力的各種豐富品質,是供養和幫助我們茁壯成長的能量,需要的滿足不是自私而是自愛。 在這堂課世弘老師特別把重點擺在失落的感受和哀悼的需要,我們常講節哀順變,但世弘老師教我們不要節哀但要順變!每一個失落都需要哀悼没有捷徑,給充份的時間、空間和安全感,好好走完哀悼旅程,然後我們才能順變,放手讓該離去的離去,先接受一切的發生再改變,經歷破碎而後重生。而需要如果没有得到適當的滿足,會衍變成創傷和暴力,這在家族排列例子中屢見不鮮。 孤獨是因為没有和自己在一起,獨處也要學習,不要變成一寂寞就難耐需依賴他人陪伴。當需要不被滿足時,抽離變成在台下觀看台上演戲的第三者,自他交換的換位思考,成為聆聽者和觀察者。如果仍有困難一定要尋求協助。

第四個主軸是請求:「提出請求」有時是困難的,我們需要鼓起勇氣!「接受請求」馬歇爾.盧森堡建議,不要出於內疚、羞愧、恐懼、責任或義務而答應;不要為了獲取好感或接納,或因為你害怕別人對你說「不」的反應而說「是」。如果你真心歡喜地給予,出自貢獻的需要而去做,或如果它滿足你的需要或價值觀,便說「是」。 請求而不是要求的人會對對方說「不」的感受和需要有興趣,放掉期待獲得連結,對更大的未來開放,可以進一步對話了解彼此。 會和別人溝通的人也會和自己溝通,先觀察自己釐清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任何狀況都有選擇,轉念跨出情緒做出最好的選擇。維克多.弗蘭克說:刺激和回應之間有個空隙。我們選擇回應的能力就在這個空隙中。而我們的成長和自由就在我們的回應中。 我們的說或做都是為了滿足需要;溝通時說觀察非評價、說感受非想法、說需要非策略、說請求而非要求的語言;我有責任確定對方聽到我要表達的而我也明瞭對方所說的;對方的表達是為了滿足他的需要而不是針對我。 四堂非暴力溝通係列課程,內容精彩實用,上課之後我不時會在進行各式對話中想到某部份老師的教導,謝謝世弘老師的無私分享!希望大家都溝通順利,需求能夠滿足,關係更加圓滿!

我們都渴望愛,但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給出愛並去擁抱愛?排列就像在迷霧中讓我們看見家族的複製、連結和牽絆的荊棘中有條通往愛的路徑!

非暴力溝通楊世弘

 

2022.8.28
第24場私塾班 /「另一個自己」影片解析

講師:楊世華  文:宋繼陶

由於8/24家族系統排列私塾班需要做個案的人很多,世華老師佛心的多加開了一日排列,老師的頭腦總是有很多電流火花流動串連,於是有了這次除了排列又有影片賞析的相聚!

這可不是普通的相聚,而是舊學員帶新學員,像回娘家般充滿開心能量的相聚! 當天的三場排列都非常精彩:第一場媽媽和成年孩子因家中整修引發的不舒服,其實是對家庭事件的悲傷哀悼没有足夠,孩子態度似逾越了序位倫理,但內在是希望媽媽好好愛自己!第二場的排列我看見一位没有血緣關係的大阿媽給孫女的支持和力量,大阿媽並和個案有實際血緣關係的小阿媽合解,大阿媽的穩定和氣肚展現無遺;第三場排列看見在白色恐怖228事件中,家庭還有事件中人物在洪流中的没有選擇,需要更高的視角和愛才能尊重而撫慰悲傷。三場排列都很令人觸動並有啟發!

另一個自己」是一部Netflix上的土耳其影集,很令人驚喜有一部以家族排列的手法視角刻劃的影集。劇中三位女主角的人生故事經由排列的穿針引線,讓我們看到了家族事件代代的牽連對後代的影響。老師畫了其中一位女主角外科醫生艾達的六代家係圖,人長得美、能力又強的艾達應是人生勝利組,但她卻有很難修的功課,六代之前發生在家族中扣板機謀殺顫抖的手,也讓身為外科醫生的艾達的手無法控制的顫抖…

我們都渴望愛,但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給出愛並去擁抱愛?排列就像在迷霧中讓我們看見家族的複製、連結和牽絆的荊棘中有條通往愛的路徑!

世華老師家族排列私塾班

世華老師家族排列私塾班

世華老師家族排列私塾班

 

2021.10/7-8、10/14-15
發展歷程療癒

講師:楊世華  文:朱慧敏

發展歷程療癒課程結束了!謝謝老師在四天中幫我們做了不少小排列、也有專屬個人的大排列或療癒。

在我們嬰兒、幼兒或學齡前期,原來我們都是用我們小孩角度來感受自己、來看父母和我們的關係,更多的是我們深深渴望跟父母有更多的連結⋯

沒有這「發展歷程療癒」,或許我們錯看了什麼、錯失了什麼、執迷著什麼,謝謝老師專業精準的排列,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重新了解父母、重新成長一次!

是的,這四天我們分享、我們流淚、我們歡笑,從今天起我們將用平常心看待我們的創傷,以鼓舞的心療癒我們的創傷;謝謝世華老師和這次的夥伴,今後我們的每一天都會在覺察中,成長茁壯❤️

發展歷程療癒

 

2021.05.19-21
心理遊戲

講師:楊世華  文:朱慧敏

因為疫情採線上上課方式,三天上課內容包括七種內在狀態、三種溝通方式、兩種腳本信念、兩種感覺、兩種安撫、三種模式、兩種共生關係、收集點券、戲劇三角色、心理遊戲的六大步驟、特色、目的、種類名稱、等級以及如何處理心理遊戲。三天課程中老師除了講解精闢外,同時讓大家看了不少相關影片;影片後的小組分享以及課後作業分享更加幫助學員們看見和了解何謂心理遊戲、自己是如何玩心理遊戲的過程!

心理遊戲

分析被玩心理遊戲的人觸發自己的遊戲 珮珊

珮珊

1. 餌:當有人講話批判或貼標籤方式溝通時候,對方通常在上位者心理位置

2. 鉤:感覺對方期望我自己長進,自己有感覺自己很糟糕。

3. 反應:當時自己還有些壓抑,但還沒有釐清自己的問題或想法,無法思考,無言以對。

4. 轉換:當對方的言語表達過度的或是持續的批判指責,感覺自己無地自容。

5. 混亂:當情緒呈現生氣時「為什麼都不好好說話,總是用罵的」陷入誰對誰錯的思維,或是不服輸,不服氣狀態,當我跟對方說出感受想法時,呈現模式「都是你的錯,都是你的問題」的思維,慢慢累積點數,給最後一頭棒喝反擊。 現在的我偶爾會發作舊的思維模式時,情緒小伏漲,我靜靜的聽,累積點數再好好說釐清自己的想法或是感受,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現在狀態,表達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6. 結局:之前是不歡而散,拒絕溝通,或是難過,後悔責怪收場,好像很多話沒說,怪自己時覺得自己該說沒說,不該說的說出去,感覺自己不成熟「不夠勇敢,很沒用」沒為自己捍衛爭取或為自己負責。 現在是給自己機會學習溝通,學習聽別人說什麼,自己想表達什麼更核心,進而再學習如何提問,給自己期許學習如何更能達到彼此了解和和諧的雙向溝通。

 

2021.4.10-4.11/4.24-4.25
快樂密碼第五期

講師:楊世華  文:朱慧敏

這期的快樂密碼學員、因為對自己的人生探究不少,兩天課程進度迅速紮實;學員們很快地了解新皮質腦、情感腦與爬蟲類腦的相互作用,並且對自己情感與情緒也有更深一層認識。在小排列中、同學們認識自己三腦的狀態,在個案後大家敞開分享什麼是自己核心情緒;整個學習場域都洋溢著相互支持鼓勵,氣氛溫馨又感人!

課後心得:詩涵

這四天裡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還有很多新的體會。以前我一直覺得要愛自己很難,但這四天的課程,讓我發現其實我的身體比我所察覺到的更加愛護「我」這個個體。

生命真的會自己找到出路耶!一學習完建立資源開始練習感官追蹤的時候,我身上的酸痛其實滿難受的,但是在我專注注意這些疼痛時,身體就很自然地進去資源裡幫我適時「止痛」。或許,正是有它這麼努力想讓我不那麼難受,才能讓我有喘息空間,可以內觀自己、覺察自己。

另一個收穫,是我更加清楚認知到,當我自身有了「情緒」時,它來自何時、是否仍影響我?原來很多時候,情緒只是情緒而已,就像資源可以建立可以喚醒,過往那些藏得太深或是消耗我太多的情緒,也是會被「喚醒」,甚至在身體留下物理性質的「烙印」的。

人類真的是既靈敏又鈍感的生物,也因此我們總是能不斷獲得啟發或是啟動新的思考,但又常常弄不清楚自己身上那些檢查不出來的「小毛病」到底是源於何處。這麼一想,我竟然覺得自己好可愛,而且,有所覺察的我,比我過往評價的自己更棒一點點點點點點點點……

感謝這四天老師們與同學們的教導及相互啟發,也謝謝妍甄老師在後續的個案中一直stay with me,我覺得我獲得了很多力量繼續邁進。

下次當我與老師們同學們再見時(明天?),我知道我又會往我所喜歡的自己又更靠近一步。

快樂密碼第五期

 

2021.03.27-28
成功的序位:界線篇

講師:楊世華

家族系統祖師爺海寧格在他的著作中所提到的個人良知、集體良知、靈性良知是很不容易理解的,在這個課程中我們用案例來說明,也用社會現象來說明,同學們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發現在生活中,失序的現像很普遍,只要一失序,界線就不能恰當的掌握,就像河水不在固定的河道上流動,會造成災害的。課後大家都帶著警惕的心情回家調整家庭序位。

成功的序位:界線篇

 

2021.03.10-11
生命數字與潛意識

講師:楊世華

《生命數字與潛意識》這門課主要的內容是協助學員找到自己與家人先天的個性與擅長,對教育孩子適性發展與家人間溝通互動的和諧都有助益。另外也能看出個人的弱點,避免陷入困頓。同時也提供人生順遂的走向, 萬一陷入家族或個人創傷,就運用排列來協助找到解決之道,屬於快速、有效的課程。 這一堂課比較特別的是參加同學居然有80多歲的好學學員,也有企業家,有家庭主婦,有心理師、商業人士...大家一起學習數字的意涵,加上排列的洞見,都找到自己進步的方向了。

生命數字與潛意識 愛轉心奇蹟

 

2021.01.26
戰勝慣性

講師:楊世華

據我與人談話的經驗,上過家族系統排列課的人,90%會感到震撼, 有被說中的感覺,其中50%的人不太相信,覺得不要再碰這種神神怪怪的東西;或不太理解,也不太願意深究。

愛因斯坦說:「精神錯亂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做同一件事,卻期待會有不同的結果。」 說得很驚悚但也說出了事實,這樣的事每天周而復始的發生著。 這個課就是要把「為什麼我們會重複做沒有效果的事情而不自知」的慣性模式,講清楚說明白。 在這個課程中,老師常用深入淺出的例子說明,又因為大家都非常的敞開,因此很能進入內在,細部觀察自己,找出破解模式的關鍵要害;課後又可以在專屬的群組中熱烈討論自己的慣性行為,加上老師即時的解答與鼓勵,找到不同的做法,頓時感覺豁然開朗,輕鬆不少。

為了讓學習有成效,讓自己跟家人容易相處、讓自己變快樂、讓自己工作更順利,我們有戰勝慣性俱樂部,大家有學伴的鼓舞,學習更透澈,練習也更精彩有趣。 這個課隨時可以報名參加,請在網上報名或洽詢任一老師,我們會即時為您服務。

戰勝慣性 愛轉心奇蹟

 

2020.11.17
排列私塾班

講師:楊世華

 

 

2020.11.13-14
生命數字與與潛意識

講師:楊世華 何光中

經過一年的籌劃,我們跟銘傳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恭喜昨天17位學員和我們一同在銘傳大學,完成雙師資(光中老師和世華老師)的課程—-「生命數字跟潛意識」的學習! 我們在這放一張大家的同意的合照,慶祝和銘傳大學合作的第一堂課程。 銘傳大學產學暨推廣處林育慶處長特別來一ㄧ頒發學習證書!我們對於銘傳大學的用心致最深的謝意。

 

 

2020.10.31-11.1
「快樂勇士」班

講師:楊世華

今天,我們用自己的身體體會「創傷的神經迴路」和「健康的神經迴路」,因著同學們對場域的信任,所以大家都很敞開,於是自然進入了「真心話大冒險」的情境,場面有些撞擊,有些人因此緊張;有些人因此鬆綁;有一些人鬆綁之後產生的另一種緊張。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真的是勇士,這些心情上的衝擊、身體上的難受就像浪潮一樣湧上,但你們都沒有被淹沒,你們仍然頭腦清晰,界線清楚,不論舒服不舒服都保有自己的完整性。我佩服你們的勇氣,穿越過去就來到平安喜悅的愛中。

 

 

2020.10.25
排列私塾班

講師:楊世華

排列私塾班 - 顧名思義,是比較緊密的、手把手學習方式,一個月相聚一次,大家彼此支持鼓勵,同時也可能有些撞擊,今天的課程中恰巧出現了三種孩子與母親的關係,紹恩有深入的體會,我個人喜歡這種隨緣激盪出來的火花。

我與好不好 筱媛

原來”我不夠好”的創傷反應帶來的不僅是時刻對自我的檢視與不滿,同時也投射成為外界挑剔我的”錯覺”與每個人都不可能會好的”扭曲假定”。因著神經系統在這樣的背景程式下長期運作,不論是為了防備或是鞭策,我總是有著持續緊繃的身體和內在感受。而現在總算可以鬆開,慢慢地恢復彈性。 排列中,看到自己與好的代表嘰嘰呱呱的童趣樣貌,原來需要發展的”3”的特質就在我內,只等著我為他鬆綁。排列能量持續轉動著,也期待自己身體和神經系統接下來的變化。

學習與看見 紹恩

原來”我不夠好”的創傷反應帶來的不僅是時刻對自我的檢視與不滿,同時也投射成為外界挑剔我的”錯覺”與每個人都不可能會好的”扭曲假定”。因著神經系統在這樣的背景程式下長期運作,不論是為了防備或是鞭策,我總是有著持續緊繃的身體和內在感受。而現在總算可以鬆開,慢慢地恢復彈性。 排列中,看到自己與好的代表嘰嘰呱呱的童趣樣貌,原來需要發展的”3”的特質就在我內,只等著我為他鬆綁。排列能量持續轉動著,也期待自己身體和神經系統接下來的變化。

這一天,因為下午有事,我們只上了半天課程,非常開心有趕上這半天課程。

在兩三位同學的個案排列裡,我看到老師,不只是在為我們排列,同時也都應機教導我們看見自己的生命模式,引導我們更釐清和穿越。

老師也像大醫王,因病予藥,她對母親的引導是曾經對愛感到不足夠的孩子,允許給出獨寵的愛,讓孩子飽滿,等孩子感到足夠的被愛時,自然願意分享給其他人;當孩子是處於想要操控母親時,老師會引導母親,讓孩子自己走過來,但又不能不理會她,要帶著愛關注著她、鼓勵她讓她有力量。

而老師在教導孩子的部分,當孩子自己有意願勇氣往前時,母親可以給出全然的支持和等待;如果是孩子受到挫折時,老師會教導母親主動向前,給出滿滿的愛和擁抱、支持!

但當孩子是處於依賴、耍賴的狀態時,母親再不捨也必須忍痛,原地帶著滿滿的愛去等待、陪伴,一直到孩子有力量再站起來⋯⋯。

 

 

 

2020.10.23
快樂勇士挑戰營

講師:楊世華

快樂勇士挑戰營—這個課程主要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儲備能力來面對生命中的挑戰。在這個課程中,我教給大家簡單的技術,用這個技術我們可以穩定自己、穩定家人的情緒。我也示範如何運用排列場協助創傷的整合,慧如有所體會,我覺得很欣喜!

創傷需要解凍 慧如

我最近透過華雲接觸了「創傷」領域,這個詞被彼得列文先生重新換框。創傷不是疾病、也不是失常,而是個體在遭遇巨大威脅時,身體本能動員的強大能量無法適當釋放,轉而被凍結封鎖在內的情況。

青春可以凍,創傷需要解凍。

在「快樂勇士挑戰營」中,體驗到世華老師教導的排列與創傷的融合,兩者共通處是身體的神經連結可以重新活化,交給身體的智慧來運行。我學習了有關創傷的基本知識,也很訝異治療的方法跟我想的不一樣。道理知道了,我需要親身驗證體驗,所以上課完後,請華雲幫我作創傷個案,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跟我的身體感受連結,有深度放鬆且非常清醒的第一次感受,原來這個狀態就是活在當下。

光靠我有限的文字,可能無法傳達很清楚。我感受這是一個充滿團體互助,又有很多好榜樣的地方,團體支持會比一個人摸索快,體驗實踐比知識重要!

 

 

 

2020.10.18
「快樂勇士」挑戰營

講師:楊世華

久久迴盪 左小鴿

昨天的個案真的是如世華老師和慧敏所說「久久迴盪」。

我有幸作為「兒子」角色代表,內心的情感真是經歷了跌宕起伏。首先是滿腔怒火(抱歉我的憤怒表情當時可能有嚇到一些初次參與的新夥伴但那就是真實體驗),到後來情感的轉化,隨著我的手指慢慢地、輕輕地碰觸到「媽媽」的手指那一刻徹底被融化,被母愛❤️徹底融化了,只是在短短的十几分鐘里發生,創療、家排真的太神奇了,世華老師太棒了,妙雯太棒了。嘿嘿嘿,我也很棒,又一次感受了滿滿的母愛,謝謝妙雯!謝謝世華老師!謝謝愛轉心奇蹟團隊為我們提供如此好的學習、體驗機會。愛❤️妳們!

 

 

2020.10.10
好好生活:生命數字與潛意識

看見內在的小孩 筱婷

10/10參加了「生命數字與潛意識」課程,我的農曆主命數是4,聽到數字4的介紹,完全感覺就是我,我還卡在這裡。

下課等車時,我問自己:你有安全感嗎?內在說:沒有。我又問:你願意有錢嗎?聽到小孩子的聲音說:不要。

看到一個三歲小孩在一個孤島上,四周都是寬廣的河流,金錢、家人、一切都在很遠的岸上。我問:為什麼不喜歡錢?數字4不是喜歡囤積金錢嗎? 內在小孩說:會死,會無法生存。

到這裡我明白,那內在不值得擁有、不值得存在、不能做自己......的議題,走了40年,非常感謝今天的課讓我觸碰到核心,讓我看到我內在受傷的內在小孩。

之前有上過其他老師的生命靈數,這次世華老師和光中老師課程,很清楚的讓我從潛能、創傷和發展歷程、排列來了解,讓我更加清晰,謝謝!

 

持續真心 聿媃

今天世華老師帶領的個案,讓旁觀的我感慨萬千!!
案主在年幼時期,因為父親的不當對待,對異性產生了難以磨滅的恐懼,影響了跟異性的關係;母親當下也無力幫助孩子…。
我是因為女兒上高中之後完全不交朋友來上課,但從今天代表的反應,意外地發現→我就是那位對年幼女兒不當對待的父親+母親!
(因為我家是類單親) 疲憊又焦慮的我實在無力面面具到。
10/11榮幸當個案,讓我能真心擁抱女兒;今天看能量場的現況,懺悔不已,更要「持續真心」常常擁抱女兒;在幫不了她之前,至少不要再加害她了。 想不到當旁觀者,也會遇到幾乎是自己的事. 當父母真是太難了,已經無法照顧好自己,還要照顧孩子,最後家裡亂成一團。 謝謝世華老師!謝謝今天的際遇!

已加入購課清單
已更新購課內容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