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對話:如何從對立到中立?
講師:曾華棕、楊世弘
這場由華棕老師和世弘老師共同帶來的直播,對我而言是一次極大的 "全新發現"!過去,我總以為對立來自於外界的衝突或他人的行為,但老師們讓我頓悟到,許多 "對立" 的根源,其實深藏於我們內在的掙扎與潛意識的信念,而這種內在的對立才是導致我們不舒服與痛苦的主因。
🌱 這場講座也讓我開始學習:
-
練習自我觀察與提問: 當我感受到 "對立" 帶來的不舒服時,我會試著停下來,問自己:「我怎麼了?」、「我在此時此刻有什麼情緒?」、「我真實想要的是什麼?」。華棕老師分享他回顧過往,看見自己如何為難自己,因為他內在有著 "要把角色責任做好才是對的" 的潛意識信念。這個提問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運作。
-
允許情緒的真實流動: 楊世弘老師和華棕老師都強調 "哭泣" 的重要性。楊老師直言:「不哭泣才是軟弱。」 而華棕老師則說,當他能哭出來,甚至能明白為何而哭時,他感到 "好開心"。這提醒了我,面對悲傷、無力感、憤怒(如三峽車禍事件帶來的衝擊), 允許這些情緒真實地呈現,而不是壓抑或批判自己,是通往中立的重要一步。在安全的環境中,甚至可以大聲尖叫來釋放 。
-
從判斷轉為觀察: 楊世弘老師以非暴力溝通的角度解釋,當我們說 "別人不尊重我" 時,這句話本身已包含了一個 "評判"。要擺脫對立,我們需要轉變為觀察,去思考對方行為背後的感受和需求,而非僅是詮釋對方的行為。例如,在旅途中,與其評判別人 "搶位拍照",不如理解他們想要 "清晰的拍照環境" 的需求,並學會照完即離開,為他人創造和諧空間。
🎯 我最大的收穫是:
真正的 "中立" 並非冷漠或無欲無求,而是建立在對自我和他人 "無條件的尊重與接納" 之上。 華棕老師提到:「當你進入了中立,才會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愛。」 而這個愛的基石,是 "尊重" 。「尊重是我們看見這一個人的存在,我們看見他用什麼樣的方式的存在,那就是他。……我尊重別人的狀態,我也尊重自己的狀態。」 當我們能接納自己任何一個狀態的存在,無論腦袋定義它是好是壞,我們就能鬆下來,找到內在的輕鬆自在與愛 。
這堂課讓我明白,從對立走向中立,是一條深刻的自我探索之路,最終會引導我們活出更平衡、更自在的人生,並將這份愛傳遞出去,促成世界的和平與平衡 。
衷心感謝曾華棕老師與楊世弘老師,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真實的脆弱,為我們帶來如此寶貴的課程與啟發!🙏 我們的時間因為你們的付出而更加珍貴,期待共同在學習的道路上成長!
📚 課程重點回顧
-
理解 "對立" 與 "中立" 的本質: "對立" 指的是陷入好壞、對錯、該不該的二元選擇困境,這種狀態往往帶來痛苦與不適。而 "中立" 則是一種輕鬆自在的 "觀察" 狀態,允許萬物以其原貌存在,不帶批判,這也是找到真實自我與愛的前提。
-
挖掘內在 "對立" 的潛意識根源: 我們外在的行為反應,甚至內心的掙扎,常常源於潛意識中對 "角色責任" 的堅信,或渴望得到特定他人的認可與愛。若未能察覺這些深層驅力,我們可能在無形中為難自己,陷入怎麼選都不對的痛苦之中。
-
透過 "尊重" 與 "觀察" 走向中立: 轉化對立的關鍵在於學習 "尊重",這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所有狀態的接納。當我們能夠放下評判,僅僅作為一個觀察者,去看見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渴望,便能慢慢脫離對立的陷阱,回歸內心的輕鬆與愛。
-
擁抱真實情緒的解放力量: 面對社會悲劇或個人創傷帶來的無力感與批判心時,允許情緒的真實流動至關重要。哭泣與大聲尖叫,這些看似脆弱的表達,其實是釋放壓抑、療癒傷痛的有力方式,它能幫助我們回歸中立,重新連結內在的力量與對和平的真實渴望。
✨ 金句分享
當你進入了中立,才會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愛。
尊重是我們看見這一個人的存在,我們看見他用什麼樣的方式的存在,那就是他。
不哭泣才是軟弱。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內心的平靜與自由,包括現在的你。溫柔對待自己,從報名這門課開始:
報名華棕老師的課程:
👉【一日排列工作坊 】 華棕老師:與「我」的和解
報名世弘老師的課程:
👉【12日NVC精修線上課 】世弘老師:聽懂內心話的藝術 124倍速的非暴同理心養成計畫
全新 AI 筆記本:
🤖點這裡打開 AI 筆記本,收聽 Podcast、閱讀精華筆記、與 AI 助教互動學習。
加入【愛轉心奇蹟學院】的 LINE@ 官方帳號,提供您最新最即時的免費直播和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