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恐懼 × 找回失落的勇氣

講師:林雪月

 

🌟 恐懼不是敵人,是通往內在力量的「神聖入口」!

這週參與了雪月老師的「穿越恐懼 × 找回失落的勇氣」講座,我最大的 "全新發現" 或 "頓悟" 就是:恐懼和危險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過去我總認為害怕是因為有實質的危險,但老師點出,危險是 "立刻造成你威脅的部分",而恐懼卻往往是一種內在的 "感受" 或 "想像",甚至只是 "記憶了" 或 "光想像" 出來的畫面。這徹底改變了我對 "害怕" 這件事的看法,意識到許多時候我們只是被自己的感受困住了。

老師課程中的兩句話讓我印象最深刻,也成為我理解恐懼的核心:
恐懼不是敵人,是讓妳走向內在力量的神聖入口。
以及老師提到「我個人的定義就是把我們自己再一次成為自己的父母,然後把自己當作孩子來培育跟灌溉,也就是撫癒內在的自己。」

這兩句話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過去我總把恐懼視為必須迴避或戰勝的敵人,但老師的教導讓我明白,它其實是個訊號,一個提醒我們去 "感覺"、去 "經驗" 的機會。當我們願意停下來,像一位慈愛的父母般去陪伴、照護那個因恐懼而蜷縮的內在小孩,我們不僅能穿越那份不適,更能從中提煉出前所未有的 "內在力量",甚至 "進化蛻變到另外一種層次"。這不再是逃避,而是主動擁抱,讓恐懼成為自我成長的催化劑。

 

🌱 這場講座也讓我開始學習:

  • 建立 "安全資源": 在面對恐懼之前,絕不能 "直視",否則 "就會凍結或讓你的創傷更創傷"。我們必須先為自己打造一個穩定的內在安全空間,例如在腦海中觀想一片遼闊的大草原或高山,感受金色的光芒籠罩著自己。這就像是為心靈預備好安全氣囊,讓身體可以放鬆、感受到舒服,帶著穩定的力量去面對。
     
  • 練習 "觀照恐懼": 當安全資源建立後,我可以 "從一個很高的地從俯看" 或 "遠的看著" 那個恐懼的場景。這種從 "安全的距離" 去觀察的方式,幫助我辨識它究竟是人、事、記憶,還只是一種感受(如漩渦或烏雲),並 "去調整距離"。這種遠觀的練習,能幫助我們理性地辨識恐懼的本質,而不是被它的情緒洪流所淹沒。
     
  • 照護 "內在小小孩" 與 "轉化信念": 當我看到恐懼的畫面,或感受到那份害怕時,要問問 "害怕的自己需要什麼",並主動去給予它所需要的愛、肯定或擁抱,甚至告訴他 "你沒有錯啊,你只是一種感受而已,你是被愛的"。更重要的是,老師提醒我們,有時不斷冒出的悲傷或恐懼,可能源於 "我做不到" 這類的限制性信念。除了照護感受,也要積極去 "移除信念",告訴自己 "我已經正走在做到的路上"。

 

🎯 我最大的收穫是:

恐懼並不可恥,它反而是一個引導我們回歸生命源頭、連結內在力量的 "神聖路徑",而我們自己就是那個最有力量去療癒與引導內在小孩成長的 "父母"。

非常感謝雪月老師帶來如此深刻且實用的心靈體驗!這趟旅程讓我看見,每一次的恐懼,都是一次認識自己、穿越限制、並將過往創傷轉化為力量的機會。願我們都能勇敢地穿越恐懼,活出充滿力量與豐盛的生命!

 


看回放筆記不過癮嗎?想親自參與直播課程和老師互動,你可以:

已加入購課清單
已更新購課內容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