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恐懼 × 找回失落的勇氣

 

講師:林雪月

親愛的朋友們,這次與雪月老師的深度對話,讓我們明白恐懼並非不可逾越的高牆,而是引導我們連結內在神聖力量的入口。我們一同學習了如何卸下對「害怕」的對抗,轉而溫柔地接納與陪伴那些深藏於心的內在小孩。透過這段療癒旅程,我們不僅看見了恐懼的真實面貌,更重要的是,我們啟動了自我撫育的力量。當我們願意擁抱過去的自己,並清晰地描繪未來的願景時,生命中的所有創傷都將昇華為寶貴的養分,滋養我們成為更完整、更有力量、更能溫暖他人的存在。願這份穿越的勇氣與愛的連結,持續陪伴你走向豐盛與喜悅!

 

💬金句分享

恐懼不是敵人,是讓你走向內在力量的神聖入口。

當你說你願意的時候,你就把所有的力量召喚到你身上,當你願意去挺自己,支持自己的時候,那你就會感覺到那個力量感或者是那種溫暖的感覺。

突然之間過去的生命創傷變得好有意義哦。因為你變勇敢了,你變得有力量了,所以你的傷口突然有一個不一樣的改變,你的傷口突然變得有意義,甚至是那個傷口只是為了讓你成為更有溫暖,願意支持的一個人。

 

✨愛轉心語

  • 恐懼是感受,危險是現實:恐懼往往來自記憶或想像,與真實危險不同,識別兩者能幫助我們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 恐懼是成長的入口:當我們願意與恐懼共處,它能成為引導我們走向內在力量,促使我們成長與蛻變的契機。
  • 內在小孩的照護:將自己視為需要被細心培育的孩子,照護那些儲存在身體裡未被處理的過往感受,是愛自己的重要方式。
  • 冥想轉化恐懼:透過建立內在安定資源、有意識地觀看恐懼、辨識其背後需求,並由當下更有力量的自己去擁抱與整合過去,能有效轉化恐懼。
  • 移除限制性信念:真正的療癒不僅是照護情緒感受,更重要的是辨識並移除「我做不到」等負面信念,才能避免舊有問題反覆出現。
  • 整合過去與未來:讓過去的創傷經驗因穿越而變得有意義,並創造一個有力量、喜悅的未來畫面,讓身體記憶這種積極感受,引導生命前行。

🎓相關課程

👉【 2025心靈圖像解碼師培訓 】雪月老師: 二階潛意識投射卡 | 專業培訓認證課程 (八月)


📚精華筆記

1. 恐懼的本質與影響

  • 恐懼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有恐懼的經驗,例如怕蛇、蟑螂、難吃的食物等,這些通常不會造成太大的不良結果。
  • 阻礙成長的恐懼:有些恐懼會阻礙我們前進和成長,例如在職場上不敢爭取機會、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提出加薪要求等。這些恐懼的背後都有其原因,而個性並非真正的根源。
  • 恐懼與危險的區別
    • 「怕」是一種感受,而「危險」是會立即造成傷害或威脅的部分。
    • 講師以自身半麻醉手術的疼痛經歷為例,說明她曾因害怕疼痛而導致手術無法順利進行,但當她學會感受疼痛並接受「最痛就這樣了,不會再更痛」時,反而減少了「怕」的感覺。
    • 「怕」會讓我們更聚焦、更專注,以避免危險。
    • 感覺與實際危險不一定等同:有時現實中並無危險,只是因我們的記憶或想像而產生許多害怕的感覺,例如怕丟臉、怕在很多人面前講話,這些都只是一種感覺。
    • 本課程的目標是處理在「想像力」層面上的恐懼和害怕,幫助我們不帶恐懼的眼鏡看世界,以免錯過真正的機會。

 

2. 核心概念:「心象」與「圖像」

課程中對於內在視覺化時所見的「像」進行了定義區分:

  • 心象 (inner image)
    • 沒有人事物的畫面,是一種尚未被語言或邏輯定義的感受
    • 它是一種內在的直覺或潛意識的感受,難以用文字具體描述,因為它是一種非常濃縮、巨大的感受性。
    • 如同夢境,或冥想中靈光乍現的開闊、難以描述的內在感受。
    • 例如:一個非常豐富、閃爍的畫面,或有大自然、黑影子、莫名的光影等。
  • 圖像 (image / person's image)
    • 有人事物的畫面,是意識已定義或經過藝術家設計、文化語言加工後的視覺呈現。
    • 它是一種具體、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的符號或畫面,例如麥當勞的M字標誌。
    • 用於快速傳遞訊息、溝通,或作為內在心象轉譯後的顯化結果。
    • 例如:金錢樹代表豐盛感,情人節心形巧克力代表愛。

 

3. 自我照顧與內在小孩

  • 愛自己的定義:將自己再一次成為自己的父母,把自身當作孩子來培育與灌溉,即撫育內在的自己
  • 內在感受如小孩:我們的內在感受如同一個小孩,是從小時累積到現在的。
  • 未被照顧的感受:若這些感受未被妥善照顧,它們會一直儲存在我們的身體裡,例如小時候被打的痛、被巴掌的羞愧、迷失的驚恐等。
  • 照護內在小孩:現在的大人要學會照護身體裡這些如同小孩子的感受。
  • 「年輕人像卡」:課程中提到使用這組牌卡,透過各種年輕面孔的表情,幫助我們回到小時候的記憶,感受不同階段的情緒經驗,並整理生命的歷程。它不僅是學習牌卡技術,更是幫助你面對所有身體經驗和感受的工具。

 

4. 穿越恐懼的冥想步驟

(雪月老師引導的內在冥想過程) 恐懼不是敵人,它是讓你走向內在力量的神聖入口。當你能夠與恐懼共處時,你會更專注、更能連接你生命的量,甚至透過危機進化與蛻變。

  1. 建立安定資源

    • 放鬆:讓自己身處一個遼闊開闊的場景(如高山、大草原),感受身體的安定,如同大石頭或巨樹般穩固。
    • 呼吸:吸入宇宙的安定,吐出緊繃與不安,讓身體與宇宙同頻,釋放焦慮。
    • 啟動內在之光:將注意力放在心臟或心輪,感受溫熱感或觀想一個金黃色光點。每次呼吸時,光點擴大,包圍胸口、肩膀、背部,直至全身,感受被溫暖、守護、安全、穩定、堅定包圍的感覺,如同被天使或宇宙的愛包覆。
    • 連結實際經驗:將此刻的舒服、穩定感與生命中某次成功經驗、某位朋友或老師的支持、或被愛包圍的感覺連結,讓這些具體的畫面成為你的「資源心象圖」,強化安全記憶。
  2. 觀照你的恐懼

    • 保持距離:帶著穩定的力量與安全的「光球」,在遼闊的草原或高山場景中,觀看遠處慢慢顯現的恐懼場景。可以選擇遠看或從高處俯瞰,保持安全距離,且可隨時調整鏡頭拉遠或拉近。
    • 辨識恐懼的樣貌:恐懼可能是一個特定的人、事、記憶,也可能只是像漩渦、烏雲般的感受。讓這個畫面具體清晰地呈現。
    • 深入提問:詢問自己「到底在怕什麼?」是怕犯錯、怕丟臉、怕失去、怕嚴厲的眼神、怕羞愧糟糕等。將這個最害怕的感覺或話語記下來.
  3. 找出恐懼背後的需求

    • 作為正在觀看恐懼的自己,思考你需要什麼才能不害怕?
    • 例如:需要被肯定「沒關係,犯錯了也沒關係」、需要陪伴「沒關係,等一下就有人來了,你並沒有被遺棄」、需要鼓勵「沒事,我覺得你很棒」。
  4. 擁抱與整合內在的自己

    • 未來自己走進場景:召喚剛才來自宇宙之光、當下更有力量、溫柔、智慧、帥氣、美麗的「自己」,走進恐懼的場景,陪伴那個害怕被否定、孤單、弱小的「過去的自己」。
    • 滿足內在小孩:帶著溫柔、愛與宇宙的光,去滿足眼前這個恐懼的自己,告訴他「你一直在努力,你很棒,謝謝你撐到現在」,或「你沒有錯,你只是一種感受而已,你是被愛的」。
    • 擁抱與融合:慢慢地與這個內在小孩或視覺化的感受在一起,擁抱他,讓過去的你、現在的你融合在一起,甚至邀請更強大的「未來你」也來到畫面中。
    • 彼此外援:讓三個不同時空的自己彼此理解、擁抱、讚美。你會發現自己不再分裂,現在的你可以照護過去的你,現在的你也可以被未來的你支持。
  5. 創造新的未來畫面

    • 描繪理想未來:從內在畫出一個新的畫面,展現你覺得未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有力量、喜悅、豐盛的自己
    • 細節呈現:去感受甚至去到未來,看那時的自己在哪裡、身邊有誰、正在做什麼、穿什麼衣服,讓畫面停留多一點,記住這種榮耀、高光的畫面感。
    • 身體記憶:讓身體去記憶、去感受這種喜悅、開心、穩定、熱情的感覺,這是你內心真正的渴望。
  6. 回看與信念轉化

    • 再確認:在結束練習前,再次回看那個曾經害怕被否定、被遺棄、做錯事、被遺忘的自己,看看他是否還在、是否已融入、是否已轉化成可愛的形象。
    • 不止照護感受,更要移除信念:講師強調,有時即使感受已得到照護,但若內心深處存在「我做不到」的信念,悲傷或恐懼的感受仍會不斷冒出。
    • 轉化信念:要轉化的是「我做不到」這個信念,看見「我已經做到了」、「我正在做」、「我正在做到的路上」。
    • 生命創傷的意義:透過穿越,過去的生命創傷會變得非常有價值,因為它讓你變得勇敢、有力量,能夠去支持和陪伴有同樣需要的孩子,讓傷口變得有意義。

 

5. 總結與展望

  • 成為內在小孩的父母:我們需要傾聽、接納、擁抱內在的感受和內在小孩,引導這些扭曲變形的感受和習性走向成熟,用智慧與成熟的方式安撫與照顧自己,讓這些感受成為協助我們美好生命的經驗,而非困擾。
  • 持續學習與工具:鼓勵大家透過集體課程,學習如何照護內在的習性,並利用心靈圖像牌卡等工具,協助自己和他人成長。

 

下一步行動

🎯 想更深入了解【心靈圖像解碼】?立即查看課程資訊,加入下一期體驗學習!

【 2025心靈圖像解碼師培訓 】雪月老師: 二階潛意識投射卡 專業培訓認證課程 (八月)

👉【 2025心靈圖像解碼師培訓 】
雪月老師: 二階潛意識投射卡
專業培訓認證課程 (八月)

已加入購課清單
已更新購課內容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